1983年,党中央发布了有关重新复查金门战役归俘人员的文件,这一决定让许多人再次看到了冤屈的希望。鲍成,曾是金门战役中的一名陆军营长,早年曾因战争中的种种原因被俘并且被迫与国家划清界限,丧失了党籍和军籍。当他看到这份文件时,激动得泪水不自觉地涌出,他低声对自己说道:“我就知道,党和国家最终会还我一个清白,今天终于到了!”
此时,鲍成的眼眶湿润,心中回忆起自己刚刚参军的情景。那时,他还年轻,怀揣着对未来的期许,毫不知情地走进了那段曲折的历史。他的故事,犹如抗战时期无数青年那样,充满了艰辛与转折。
一、从伪军到人民战士
抗日战争爆发后,鲍成为了一名汪伪政权的伪军成员。这一决定并非出于忠诚,而是为了生存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许多人为了生活,不得不与敌人合作。尽管如此,鲍成内心始终不甘,他的命运在某一天发生了转机。鲍成偶然遇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成员,在他们的启蒙下,鲍成开始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,以及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真理。随着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,鲍成决心投身抗日事业,参与了游击队的工作。
展开剩余78%然而,命运总是捉弄人。在一次为游击队运送弹药的行动中,鲍成不幸被敌军俘虏。但幸运的是,地下党组织通过周密的计划成功将他营救出来。1943年,鲍成加入了抗日游击队,接下来的五年,他在战斗中逐渐成长,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。他忠诚于党,始终保持着对民族解放事业的坚定信念。在建国后,鲍成成为三野第86师的一名营长。
1949年,金门战役爆发。由于战略失误与兵力不足,我军在金门遭遇惨败,鲍成所在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。鲍成也被俘,命运再次发生了巨大的转折。
二、金门战役与被俘
1950年7月,第86师接到命令再次攻打金门岛。这一次,军方决定先攻占大担岛与二担岛,以此为跳板,准备最终拿下金门岛。鲍成所在的二营成为了主要的攻击力量,鲍成也被任命为指挥官。然而,尽管有了一些登陆战经验,但由于海军和空军的力量依旧不足,解放军依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。
鲍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他的部队根本没有海军支持,只能依赖征集的民用船只进行登陆。7月26日夜晚,鲍成带领着六百多名战士,冒着凶险向大担岛和二担岛发起了进攻。然而,海浪的巨大冲击使得这些民用船只无法航行,数百名战士的生命因此被吞噬。登陆后的形势也愈发严峻,船只搁浅,武器受损,敌军人数虽不多,但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火力优势,最终鲍成不幸被俘。
在台湾的战俘营,鲍成遭遇了严酷的拷问。台湾方面企图逼迫他投降,甚至试图从他口中挖出关于解放军的情报。但鲍成坚守信念,始终未曾动摇。
1951年7月,鲍成被释放回国,带着无比复杂的心情,回到了祖国的怀抱。尽管他并未放弃希望,依然满怀信心,但这段回归的旅程远非一帆风顺。
三、鲍成的冤屈与名誉恢复
回到祖国后,鲍成的伤势还没有完全恢复,国家派遣他来到了福州的归俘收容队。这个时候,两岸的政治局势日益紧张,为了避免间谍渗透,党组织对归俘人员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。鲍成曾经加入过伪军这一历史,也成了他遭受怀疑的根源。尽管他从未背叛过国家,但这一不光彩的经历让党组织对他产生了疑虑。
鲍成在写下战斗经过和被俘经历时,始终强调自己的忠诚与坚定。然而,这些文字没有立刻得到清白。最终,鲍成因“投敌”罪被开除党籍,并被迫接受劳动改造。即使如此,鲍成并未对党产生怨恨,他依然默默奉献,坚信总有一天,党会还他一个公道。
在如皋县,鲍成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。许多人,特别是新民公社的书记薛云高,始终坚定地支持鲍成,相信他绝不会背叛国家。这份支持让鲍成感动不已,也让他更有信心等待着自己冤屈的清除。
1979年,鲍成向党组织递交了恢复名誉的申请书。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,鲍成的情况得到了重新审视。1984年6月6日,南京军区军事法庭对金门战役归俘人员进行了复查,最终决定撤销鲍成的罪名,恢复了他的党籍。
鲍成的冤屈终于得以澄清。晚年的鲍成享受到了国家的照顾,得到了县处级的离休待遇,并获得了三十多年的工资补发。每年,国家还给予他额外的工资、安家费等一系列补助。而在如皋县,领导们也常常去看望他,向他表达敬意。
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,鲍成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,最终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同。他的故事,是那个时代无数战士忠诚与奉献的缩影,也是党和国家为那些无辜者恢复名誉的象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泰优配-配资公司配资网站-配资炒股平台-配资指数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